#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杭萧资讯

2012年我国建筑垃圾达15亿吨 可填38个杭州西湖——钢结构建筑帮助城市摆脱“建筑垃圾围城” ——2014年10月21日《云南经济日报》第B4版《综合新闻》头条

2014-10-23

2557

  2014年10月21日,《云南经济日报》第B4版《综合新闻》头条报道:《2012年我国建筑垃圾达15亿吨 可填38个杭州西湖——钢结构建筑帮助城市摆脱“建筑垃圾围城”》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一直行驶在“快车道”上。然而,偷倒、强倒建筑垃圾的事件却屡见不鲜。
  就在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同时,建筑“垃圾围城”也成为了困扰城镇发展的紧要问题。据统计,仅2012年我国产生建筑垃圾15亿吨,足够填埋38个西湖。

城镇化带来“污染困境” 混凝土是罪魁祸首
  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仅2012年,我国年产的建筑垃圾就可填埋38个西湖。传统建筑业排放的碳几乎就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另外,由于我国混凝土建筑平均寿命只有30年,难以回收的混凝土还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以及资源浪费等社会难题。
  “用这么多国家资源去造房子,好不容易造起来了,30年后全变成了建筑垃圾。你说这笔买卖划算吗。”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委员会副主任,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萧钢构”)总工程师方鸿强认为,“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这种传统建筑模式已经不符合当今中国的发展需要,必须加以改变。而改变的突破口,就在于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尤其是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形式。
  作为国内钢结构“第一人”,杭萧钢构的掌舵人,董事长单银木向记者介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形式,能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对材料回收利用率高、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在欧洲和日本等地,由于建筑行业十分关注碳约束和循环经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已经发展到十分完善的阶段,已经占据城市建筑的40%以上。

钢结构变废为宝 技术革新掘金绿色建筑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发布《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方案要求,到2015年末城镇新建建筑中,20%需要达到以钢结构建筑为代表的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以专业分类来看,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
  “从全生命周期来看,钢结构建筑基本不会产生建筑垃圾。”杭萧钢构总工程师方鸿强介绍,钢结构建筑采用装配式建造模式,施工时只有作业,没有污染;从钢结构建筑平均80年的建筑寿命来看,即便被拆除,钢结构建筑还能以较高的回收率,实现钢筋、型钢、建筑玻璃、铝材、木材等原材料的回收,从根源上杜绝“建筑垃圾围城”。方鸿强进一步介绍,以建筑拆除时为例,钢结构建筑主体结构材料回收率在90%以上,较传统混凝土垃圾排放量减少60%。
  据了解,作为国内工业化绿色建筑集成专家与领导者的杭萧钢构,通过一系列技术革新和标准构建,如正在申请的国家专利技术,杭萧钢构独立研发的“新一代钢结构住宅体系”,将能大幅降低钢结构住宅成本,为未来钢结构建筑在商用住宅产业内的大规模复制、推广提供可行性。
  因此,可以预计在未来10年,以杭萧钢构为代表的钢结构企业,将在打造绿色建筑、发展循环经济,引领建筑全产业链转型发挥重要的作用。(李锦兰)

相关新闻推荐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01958号

联系我们

股票代码
600477

首页

Close